银屑病老鼠模型 银屑病的研究
常见自身免疫疾病及动物模型有哪些
**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 - B6-Trex1-KO模型:通过敲除Trex1,引发cGAS-STING通路激活,用于研究SLE的发病机制和一型干扰素靶点药物。- B6-hBAFF模型:通过过表达人源BAFF,研究B细胞相关疾病和B细胞疗法评估。- Pristane诱导模型:激活免疫反应,广泛用于药物评价。
狗的免疫系统也较为完善,包括IgG、IgM、IgA、IgG1和IgG2。狗在过敏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,尤其在呼吸道变态反应病的研究中,狗作为模型动物的适用性被广泛认可。狗的免疫系统能够对花粉病、蠕虫感染等做出反应,IgE抗体在这些过程中起关键作用。
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(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,EAE):研究MS的关键桥梁 EAE是一种由特异性致敏的CD4+ T细胞主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,它在小血管周围引发单核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,病理变化与多发性硬化(MS)相似,是研究MS病理过程和机制的重要工具。
炎症性肠病(IBD)模型主要包括化学诱导的结肠炎模型,常见的化学诱导剂有三硝基苯磺酸(TNBS)、恶唑酮(Oxazolone)和葡聚糖硫酸钠(DSS)。其中,TNBS可引起Th-1驱动的免疫应而Oxazolone主要表现为Th-2表型的免疫应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还会引起Th-1/Th-2细胞因子谱的变化。
新一代银屑病药物:靶向以IL-17为代表的炎性细胞因子通路
新一代银屑病药物研发聚焦于靶向炎性细胞因子通路,特别是IL-17和IL-23,以期更精准地治疗这一慢性皮肤病。IL-17由Th17细胞分泌,对银屑病发病起关键作用,而IL-23被认为是其上游调节者。早期治疗药物主要围绕TNF-α展开,但TNF-α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不一,促使研发转向IL-17和IL-23。
IL-17A作为白细胞介素-17家族的代表性靶点,在炎症性疾病和肿瘤性皮肤病治疗中扮演关键角色。国内外研究显示,IL-17A的药物研究进展迅速,全球已有4款IL-17靶向药物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和强直性脊柱炎。IL-17A的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,这为多种免疫疾病治疗带来了希望。
目前研究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细胞信号传导小分子抑制剂包括阻断Janus激酶抑制剂、蛋白激酶C抑制剂等。截至2018年7月,国外已上市的JAK抑制剂有托法替布、奥拉替尼、鲁索利替尼,国内已上市的JAK抑制剂有托法替布;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JAK抑制剂有巴瑞克替尼等药物,具体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验证。
全球约30%的患者可能并发银屑病关节炎,这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,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和残疾。IL-23/IL-17信号通路在银屑病及其他慢性免疫疾病中扮演关键角色,Skyrizi作为靶向IL-23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,能选择性阻断该信号通路。Skyrizi于2019年被评为最具关注的新药之一,预计在2023年前成为重磅药物。
如何警惕五类药物导致银屑病加重?
引起牛皮癣的原因分以下几种:免疫功能紊乱有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;有的血清IgG、IgA、IgE增高;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IgG抗体;有人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到患者表皮角质层内有抗角质的自身抗体。
如果银屑病患者单吃过干之品,如米、馍,或单喝稀汤,都不符合营养卫生要求,应该干、稀搭配,这样可使蛋白质得到互补。如果单纯吃干的,这样水分摄入不够,就会使皮肤更加干燥,加重银屑病病情。
维 A 酸类药物可单独治疗轻度斑块状银屑病。 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需要使用系统治疗、光疗、联合其他外用药物治疗。口服阿维 A 对斑块状银屑病有效,通常需与外用药联合,可加快起效时间,提倡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,寻找最佳耐受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