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子汤合桂枝甘草汤治疗银屑病 附子桂枝甘草汤的功效
桂枝加附子汤医案
桂枝加附子汤,关键医治太阳病,出汗,遂漏不止,此人肢冷,小便难,四肢微急,无法伸屈者,桂枝加附子汤主之。有限构成波动 桂枝10g赤芍10g生甘草10g炮附子6g姜片10g大枣12枚 有限泡服方式波动 浸水30分钟,煎30分钟,约600ml,分早、午、晚3次服。
用桂枝汤加黄芪、白术各10克善后痊愈。按语:桂枝加附子汤原本是治疗“漏汗”的,《伤寒论》说:“太阳病,发汗,遂漏不止,其人恶风,小便难,四肢微急,难以屈伸者,桂枝加附子汤主之”。可见,漏汗的产生是由于发汗太过,阳气不能固摄津液,导致津液外泄。
因为《伤寒论》第21条提到:“太阳病发汗,遂漏不止,其人恶风,小便难,四肢微急,难以屈伸者,桂枝加附子汤主之。”然而,患者的汗出情况并不符合这一条文描述,因此选择继续使用桂枝汤。桂枝汤的服用方法在《伤寒论》中也有详细描述,应引起重视。
他会有恶寒、发热、汗出,这些东西就代表说:它虽然是个脓包,可是她的身体的反应是一个太阳经受了邪气,阻断太阳经的这个抗病现象出来,所以他就用了一个非常轻剂量的桂枝汤,轻到我们好像科学中药吃几公克而已。那用了之后,这个老妇人的这个“脑疽”,几天之内就痊愈了。
皮肤瘙痒可用消风散,有败毒散。经方里有桂枝麻黄各半汤。或者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。9睡觉才出汗叫盗汗,盗汗的话。治本要滋阴,或者要用桂枝龙骨牡蛎,治标要用桑叶。如果动不动就出汗,很容易出汗,那是自汗。自汗是表阳虚时方是玉屏风散。经方是桂枝加附子汤。
【别名】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、附子汤、桂附汤、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、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、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、桂姜枣草黄辛附汤 【处方】桂枝3两,生姜3两,甘草2两,大枣12枚,麻黄2两,细辛2两,附子1枚(炮)。【功能主治】振奋阳气,调和营卫,外解风寒,内化水饮。
医路日记120:“甘草附子汤”
关节炎伴心慌气短者:寒湿日久,累积心阳,导致心肾阳虚。制附子15克、白术15克、桂枝10克、炙甘草6克、茯苓皮10克。这是一付的量,一付熬出两袋,早晚各一袋。建议熬制时将制附子先入锅熬五十分钟,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。 手麻木:遇到冷水加重,遇到温暖的水就减轻。
膝盖呢,痛风,肿起来,红肿,这个是甘草附子汤。甘草附子汤四味药,桂枝去风,白术去湿,附子去寒,所以,桂枝芍药速度就那么快!原方不变啊,完全没有改变!这个炮附子,要用炮的,炮附子去寒的时候兼去痛,防风也可以去痛。所以,真正把痛去掉是这两味药(炮附子、防风)。
如四逆汤、真武汤、麻黄附子细辛汤、桂枝附子汤、附子泻心汤、附子粳米汤、大黄附子汤、肾气丸、九痛丸等。张用附子胆大而心细,生附子用于回阳救逆,炮附子用于温经扶阳、散寒除湿。一般用一枚(约9g)或一两(约3g),多则用三枚(约27g)或六两(约18g)。
中草药名方:桂枝加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
功效及作用 祛风除湿:桂枝附子汤主要含有桂枝、附子、灸甘草、生姜等中药成分,能改善风寒湿外袭肌表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、坐骨神经痛等疾病。桂枝附子汤具有温经散寒、痛经等功效,可用于改善腹痛及关节屈伸不利、手脚冷等现象。
【功用】祛风除湿,温经散寒。 【主治】伤寒八九日,风湿相搏,身体疼烦,不能自转侧,不呕不渴,脉浮虚而涩者。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、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。
桂枝加附子汤的作用是温经复阳、固表祛风、复阳敛液。在临床中,桂枝加附子汤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附子,主要可以治疗外表出现大量的汗,同时里面又出现大量的寒,属于表里双解,主要应用于腹痛、关节屈伸不利,甚至手脚出现厥冷。
擘)附子6克(炮) 【用法】上六味,以水7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去滓,每次,100毫升,温服。调养如桂枝汤法。 【功用】调和营卫,回阳固表。 【主治】太阳病发汗太过,遂致汗出不止,恶风,小便难,四肢拘急,难以屈伸者。提醒您:桂枝加附子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
桂枝附子汤是什么
1、桂枝附子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伤寒论》。具有祛风温经,助阳化湿之功效。【组成】桂枝(去皮)四两,附子(炮,去皮)三枚,生姜(切)三两,大枣(擘)十二枚,甘草(炙)二两。【用法】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温服,一日三次。
2、桂枝附子汤通常是指由桂枝、附子、生姜、大枣、甘草等多种中药材熬制成的汤,临床上用于治疗伤寒、身体疼烦、风湿等症状。
3、看了这篇文章之后,应该就能了解桂枝附子汤是什么了吧。桂枝附子汤在中医可以治疗很多问题,是一种很有效的中药方剂。
4、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,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。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,桂枝加附子汤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,一起来了解了解。
5、芍药甘草附子汤:皆能冶疗汗后畏寒。不一样者,芍药甘草附子汤证表证已罢,阴阳两虚,故不发热,仅畏寒。本证因表邪无法解释,气血损害,故仍有发热。桂枝新加汤:同能冶疗汗后发热、肢冷、身疼痛。不一样者,桂枝新加汤证,气阴两虚,脉见沉迟。本证汗有过多,气血损害。